拚音
chóng zhěng qí gǔ
解釋
比喻失敗之後,整頓力量,準備再幹。
出處
清·蕭山湘靈子《軒亭冤》卷上:“依欲重振旗鼓,煩你擬篇男女乎權文,勸戒女子。”
例子
至清室已覆,袁為總統,他自然重整旗鼓,又複上台。”(蔡東藩、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四十八回)
語法
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於個人、團體等
歇後語
敗將收殘兵
典故
旗鼓:古代軍中用於發號令的旗幟和戰鼓。
比喻失敗或受挫後重新組織力量再幹。
語本宋.克勤《圓悟佛采禪師語錄.一七》:“法燈重整槍旗,再裝甲胄。”
近義詞
東山再起 , 卷土重來 , 另起爐灶
反義詞
偃旗息鼓 , 一蹶不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