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從容不迫
拚音 cóng róng bù pò
解釋 從容:不慌不忙,很鎮靜;不迫:不急促。不慌不忙,沉著鎮定。
出處 《舊唐書·劉世龍傳》“而思禮以為得計,從容自若,嚐與相忤者,必引令枉誅。”
例子 這些人從容不迫地叩了頭,花費了半點鍾以上的時間。(巴金《家》十五)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形容人舉止不慌
典故
從容:鎮定,自然。
不迫:不急促,不緊張。
形容沉著鎮定,不慌不忙。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二五回:“這個人在公堂上又能掉文,又能取笑,真是從容不迫。”茅盾《冥屋》:“他用他那熟練的手指頭折一根篾,撈一朵漿糊,或是裁一張紙,都是那樣從容不迫,很有藝術家的風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