拚音
xiān zhī xiān jué
解釋
知:認識;覺:覺悟。指認識事理較一般人為早的人。
出處
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使先知覺後知,使先覺覺後覺也。”
例子
文藝家先時講的話,漸漸大家都記起來了,大家都讚成他,恭維他是先知先覺。(魯迅《集外集·文藝與政治的歧途》)
語法
作主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對事物的認識
典故
《孟子.萬章上》:“天之生此民也,使先知覺後知,使先覺覺後覺也。”後以“先知先覺”稱對事物發展的認識早於一般人的人。
孫中山《民權主義》三講:“先知先覺是發明家,後知後覺是宣傳家,不知不覺是實行家。”
近義詞
先見之明 , 先覺先知
反義詞
後知後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