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養癰成患
拚音 yǎng yōng chéng huàn
解釋 留著毒瘡不去醫治,就會成為後患。比喻縱容包庇壞人壞事,結果會遭受禍害。
出處 《後漢書·馮衍傳》李賢注引馮衍《與婦弟任武達書》:“養癰長疽,自生禍殃。”
例子 我們對待缺點錯誤的態度,應是做堅決的鬥爭,決不能養癰成患。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於勸誡人
典故
生了毒瘡不去醫治,給自身釀成禍患。
比喻對壞人、壞事姑息寬容,結果自遭禍害。
《鏡花緣》五七回:“這總怪四哥看了天象,要候甚麽‘度數’,又是甚麽‘課上孤虛’,以致耽擱至今,真是養癰成患,將來他的羽翼越多,越難動手哩。”亦作“養癰致患”。
《野叟曝言》一四八回:“細按圖冊,賊已在我掌中,百日之說,猶謙辭耳。昔人雲‘臥榻之旁,豈容他人酣睡’,‘養癰致患’,猝然一發,勢若燎原矣。”亦作“養癰自患”。
《封神演義》八五回:“不意薑尚作難肆橫,竟克朕之四關也。今不早治,是養癰自患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