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一行作吏
拚音 yī xíng zuò lì
解釋 一經做了官。
出處 三國魏·嵇康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遊山澤,觀魚鳥,心甚樂之。一行作吏,此事便廢。”
例子 夫人猶訶遣之。耿曰:“今一行作吏,何得複爾?”(清·蒲鬆齡《聊齋誌異·雲夢公主》)
語法 作謂語;指做了官的話就會怎麽樣
典故
《文選》卷四十三.三國魏.嵇康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又聞道士遺言,餌術黃精,令人久壽,意甚信之,遊山澤,觀魚鳥,心甚樂之。一行作吏,此事便廢。”
三國魏時,山濤遷官後,曾舉薦嵇康代任其原職,受到拒絕。
嵇康在寫給山濤的絕交信中說,自信道士之言,服食術黃精能延年益壽,遊山水觀魚鳥更是快樂之事,而一旦出外作官,這一切便歸於廢止。
後因用為在外作官之典。
清.黃遵憲《人境廬詩草自序》:“餘年十五六,即學為詩,……雖一行作吏,未遽廢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