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以蚓投魚
拚音 yǐ yǐn tóu yú
解釋 用蚯蚓做魚餌釣魚。比喻用較小的代價換得較大的收獲。
出處 《隋書·薛道衡傳》:“陳使縛縡聘齊,以道衡兼主客郎接對之。縡贈詩五十韻,道衡和之,南北稱美。魏收曰:‘傅縡所謂以蚓投魚耳。’”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即拋磚引玉
典故
蚓:蚯蚓。
用蚯蚓作釣餌來釣魚。
比喻投合對方所好,以換取更為貴重的東西,為北周魏收議論薛道衡之語。
薛道衡(540-609年),字玄卿,河東汾陰(今山西萬榮西南)人。
自幼專精好學,頗得同時代學者的讚賞。
北齊時曾為太尉府主簿、散騎常侍、中書侍郎並參預政事等職。
一次南朝陳的使者傅縡(zài再)到了北方,薛道衡負責接待之。
傅縡便向道衡贈詩五十首,道衡亦作詩相和,頗得南北兩方人士的稱讚。
魏收說:“傅縡這是以蚓投魚耳。”北周滅北齊後,薛道衡曾任過禦史二命士、司祿上士。
入隋,則任過散騎常侍、淮南道行台尚書、吏部郎、吏部侍郎、內史侍郎等職。
後因得罪煬帝,被賜自盡。
【出典】:《隋書》卷57《薛道衡傳》1406頁:“陳使傅縡聘齊,以道衡兼主客郎接對之。縡贈詩五十韻,道衡和之,南北稱美,魏收曰:‘傅縡所謂以蚓投魚耳。’”
【例句】:清·程允升《幼學瓊林》卷3“放梟(xiāo囂)囚鳳,虐仁縱暴,奚為用蚓投魚,……”
近義詞 拋磚引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