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造次顛沛
拚音 zào cì diān pèi
解釋 流離失所,生活困頓。
出處 《論語·裏仁》:“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”
例子 人有迫於饑寒之患,為衣食之謀,~,未嚐忘也。 元·劉壎《隱居通議•理學一》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生活沒著落
典故
造次:倉促,緊迫。
顛沛:跌倒在地,引申為流離不定。
《論語.裏仁》:“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”後以“造次顛沛”謂流離困頓。
唐.舒元輿《貽諸弟砥石命》:“然吾固欲爾輩常置砥於左右,造次顛沛,必於是思之,亦古人韋弦銘座之義也。”宋.王禹偁《答鄭褒書》:“士君子立身行道是是而非非,造次顛沛不易其心。”
近義詞 顛沛流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