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坐不安席
拚音 zuò bù ān xí
解釋 席:坐席。形容心中有事,坐立不安。
出處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誌》第十回:“祭足被囚於軍府,甲士周圍把守,水泄不通。祭足疑懼,坐不安席。”
例子 祭足被囚於軍府,甲士周圍把守,水泄不通。祭足疑懼,~。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誌》第十回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指坐立不安
典故
席:座位。
在位子上坐不安穩。
形容心緒不寧。
《史記.項羽本紀》:“且國兵新破,王坐不安席,掃境內而專屬於將軍,國家安危,在此一舉。”《三國誌.蜀書.張飛傳》:“朕用怛然,坐不安席,食不甘味,整軍誥誓,將行天罰。”《舊唐書.李靖傳》:“往者國家草創,太上皇以百姓之故,稱臣於突厥,朕未嚐不痛心疾首,誌滅匈奴,坐不安席,食不甘味。”《醒世恒言》卷七:“如此胡思亂想,坐不安席,不住的在門前張望。”
近義詞 坐立不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