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案無留牘
拚音 àn wú liú dú
解釋 桌案上沒有積壓的公文。形容辦理公務幹練、及時。
出處 清·朱彝遵《商丘宋氏家乘》序:“一十七年,國奢示之以儉,事煩行之以簡,月要歲會,久而案無留牘。”
例子
一應公事,張令都聽他決斷。真是案無留牘,獄無冤刑,民心大悅。
★清·黃小配《洪秀全演義》
語法 作賓語;指辦理公務及時
典故
牘:公文。
桌案上沒有積壓的公文。
形容處理公務及時。
清.朱彝尊《〈商丘宋氏家乘〉序》:“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宋公填撫大江左右,一十七年,國奢示之以儉,事煩行之以簡,月要歲會,久而案無留牘。”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三十四回:“一連十幾日……弄得是政簡刑清,案無留牘,連下屬申詳的案件,半個月來,亦是一樁沒有。”《洪秀全演義》第一回:“一應公事,張令都聽他決斷,真是案無留牘,獄無冤刑,民心大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