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不撓不折
拚音 bù náo bù zhé
解釋 不彎曲,不屈服。形容節操剛正,意誌堅強。
出處 宋·劉炎《邇言》:“夫觀錢塘江潮,猶猛士之肝膽決裂,義士之怒發衝冠。觀仙都天柱,猶直臣之氣,不撓不折,社稷之佐,拓地擎天。”
例子
慎哉栗乎!爾毋厲外而懦中也,必也挺拔特立如雪霜之鬆柏,不撓不折以固其節乎!
★明·方孝孺《王溫子栗字說》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用於人的意誌等
典故
不彎曲,不屈服。
形容節操剛正,意誌堅強。
宋 劉炎《邇言》:“夫觀錢塘江潮,猶猛士之肝膽決裂,義士之怒發衝冠。觀仙都 天柱,猶直臣之氣,不撓不折,社稷之佐,拓地擎天。”明 方孝孺《王溫子栗字說》:“慎哉栗乎!爾毋厲外而懦中也,必也挺拔特立如雪霜之鬆柏,不撓不折以固其節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