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藏鋒斂鍔
拚音 cáng fēng liǎn è
解釋 鍔:劍刃。比喻人不露鋒芒。
出處 明·李東陽《麓堂詩話》:“予獨謂高牙大纛,堂堂正正,攻堅而折銳,則劉有一日之長。若藏鋒斂鍔,出奇製勝,……則於虞有取焉。”
例子
大智若愚,大勇若怯,不是要埋冤他,正深愛著他,要他藏鋒斂鍔,以成大器。
★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一三回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指含蓄
典故
鋒:兵器的銳利部分。
鍔:刀劍的刃。
將鋒刃收斂隱藏起來。
多形容詩文含蓄有節製,不外露鋒芒。
清.劉熙載《藝概.文概》:“謝疊山雲:歐陽公文章為一代宗師,然藏鋒斂鍔,韜光沉馨,不如韓文公之奇奇怪怪,可喜可愕。”《野叟曝言》一三回:“大智若愚,大勇若怯,不是要埋冤他……要他藏鋒斂鍔,以成大器。”
近義詞 藏鋒斂穎
反義詞 鋒芒畢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