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長轡遠禦
拚音 cháng pèi yuǎn yù
解釋 ①放長韁繩,駕馬遠行。比喻帝王用某種政策、手段羈縻邊遠地區。②比喻駕馭創作手段從容達到寫作的理想境界。
出處 晉·孫楚《為石仲容與孫皓書》:“長轡遠禦,妙略潛授。”
例子 無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指遠距離操縱
典故
用長韁繩遠遠地駕馭拉車的馬匹。
比喻遠距離操縱、統製其他民族或駕馭某一事物。
晉.孫楚《為石仲容與孫皓書》:“長轡遠禦,妙略潛授,偏師同心,上下用力。”亦作“長轡遠馭”。
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通變》:“是以規略文統,宜宏大體,先博覽以精閱,總綱紀而攝契,然後拓衢路,置關鍵,長轡遠馭,從容按節。”《南齊書.孔稚珪傳》:“輸寶貨以結和,遣宗女以通好,長轡遠馭,子孫是賴。”《舊唐書.竇靜傳》:“如臣計者,莫如因其破亡之後,加其無妄之福,假以賢王之號,妻以宗室之女,分其土地,析其部落,使其權弱勢分,易為羈製,自可永保邊塞,俾為藩臣,此實長轡遠馭之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