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登峰造極
拚音 dēng fēng zào jí
解釋 登:上;峰:山頂;造:到達;極:最高點。比喻學問、技能等達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。
出處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:“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?然陶練之功,尚不可誣。”
例子 到了清末,梁啟超先生的“新文體”可算登峰造極。(朱自清《經典常談·文第十三》)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比喻到達極高的境地
歇後語 癩蛤蟆跳上金鑾殿
典故
比喻學問、技能的造詣很深,或指達到頂點。
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文學》:“佛經以為,祛練神明,則聖人可致。簡文雲:‘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?然陶練之功,尚不可誣。’”注引釋氏經曰:“一切眾生,皆有佛性。但能修智慧,斷煩惱,萬行具足,便成佛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