拚音 fāng ruì yuán záo
解釋 枘:榫頭;鑿:榫眼。方枘裝不進圓鑿。比喻格格不入,不能相合。
出處 戰國·楚·宋玉《九辨》:“圓鑿而方枘兮,吾固知其齟齬而難入。”
例子 ~匪所用,顧者卻避多猜嫌。 清·金農《秋雨坐槐樹下書懷》詩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比喻格格不入
《文子.上義》:“今為學者,循先襲業,握篇籍,守文法,欲以為治。非此不治,猶持方枘而內圓鑿也,欲得宜適亦難矣。”謂用方形榫頭插圓形榫眼。
比喻彼此不相投合,事不能成。
清 金農《秋雨坐槐樹下書懷》詩:“方枘圓鑿匪所用,顧者卻避多猜疑。”
近義詞 格格不入 , 大相徑庭 , 方枘圜鑿
反義詞 絲絲入扣 , 水乳交融
探索更多與“方枘圓鑿”相關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