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口不二價
拚音 kǒu bù èr jià
解釋 指賣物者不說兩種價錢。
出處 《後漢書·逸民傳·韓康》:“常采藥名山,賣於長安市,口不二價,三十餘年。” 口不二價的故事
例子 國營商業~的作風也該變革一下了。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;用於買賣等
典故
嘴裏不說兩種價錢。
指做買賣時定價說一不二,沒有虛頭。
《後漢書.韓康傳》:“〔韓康〕常采藥名山,賣於長安市,口不二價,三十餘年。”亦作“言無二價”。
《鏡花緣》一一回:“況敝貨並非‘言無二價’,其中頗有虛頭。俗雲:‘漫天要價,就地還錢。’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七二回:“別的東西有個要價還價,這個紙是言無二價的,五分銀子一張。”
近義詞 說一不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