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三夫之言
拚音 sān fū zhī yán
解釋 泛指經過多人傳播的流言。
出處 《戰國策·秦策二》:“昔者曾子處費,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,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參殺人。’曾子母曰:‘吾子不殺人。’織自若。有頃焉,人又曰:‘曾參殺人。’其母尚織自若。頃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‘曾參殺人。’其母懼……”
例子
海內不知其過,眾庶未聞其毀,卒遇三夫之言,橫被誣罔之讒,家屬杜門,葬不歸墓,怨隙並興,宗親怖栗。
★《後漢書·馬援傳》
語法 作賓語、主語;指流言
典故
源見“曾參殺人”。
泛指經過多人傳播的謠言。
《後漢書.馬援傳》:“海內不知其過,眾庶未聞其毀。卒遇三夫之言,橫被誣罔之讒。家屬杜門,葬不歸墓。怨隙並興,宗親怖栗。”
近義詞 三夫之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