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散帶衡門
拚音 sàn dài héng mén
解釋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。
出處 語出《詩·陳風·衡門》:“衡門之下,可以棲遲。”
例子 充居宰輔之重,權傾一時,而準~,不及人事,唯誦佛經,修營塔廟而已。 《晉書•外戚傳·何準》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《詩經.陳風.衡門》:“衡門之下,可以棲遲。泌之洋洋,可以療(一作樂)饑。”
此是《衡門》詩的第一章。
舊說,陳僖公性情懦弱,無自立之誌,但不恣放。
這首詩便是勸導他要努力為政。
首章四句,托物起興,以比喻的方式,對他進行誘導:衡門雖然簡陋,若不以為陋,亦可遊息其下。
泌水洋洋然,若陶醉於它自然美態之中,也能忘記饑渴。
陳國雖小,倘能立誌奮發,亦可做出一番事業來。
散,解開。
帶,指衣帶。
衡門,簡陋的門戶。
後因以“散帶衡門”為詠去官隱居的生活。
《晉書.何準傳》:“充居宰輔之重,權傾一時,而準散帶衡門,不及人事,唯誦佛經,修營塔廟而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