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違天逆理
拚音 wéi tiān nì lǐ
解釋 做事殘忍,違背天道倫理。
出處 《周書•文帝紀上》:“侯莫陳悅違天逆理,酷害良臣,自以專戮罪重,不恭詔命,阻兵水洛,強梁秦隴。”
例子 無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指辦事與天道相違背
典故
做事殘忍,違逆天道倫理。
《周書.文帝紀上》:“侯莫陳悅違天逆理,酷害良臣,自以專戮罪重,不恭詔命,阻兵水洛,強梁秦隴。”亦作“違天悖理”。
《明史.王直傳》:“今敵肆猖獗,違天悖理,陛下但宜固封疆,申號令,堅壁清野。”亦作“違天害理”。
《南齊書.魏虜傳》:“武帝之胤悉被誅戮,初無報效,而反為今主盡節,違天害理。”《金瓶梅》九一回:“當初這廝在日,專一違天害理,貪財好色,奸騙人家妻女。”
近義詞 違天害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