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文武之道
拚音 wén wǔ zhī dào
解釋 指周文王、周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。
出處 先秦·孔子《論語·子張》:“文武之道未墜於地,在人,賢者識其大者。”
例子
文武之道,厥猷未墜。
★晉·應貞《晉武帝華林園集詩》
語法 作賓語;指寬嚴相結合治理國家的方法
典故
《禮記.雜記下》:“張而不弛,文武弗能下;弛而不張,文武弗為也。一張一弛,文武之道也。”
文:指周文王;武:指周武王。
文王、武王,是後世崇尚的古代賢明君主。
“文武之道”本指周文王、周武王治國的方略。
後指治理國家應寬嚴相濟。
亦指工作或生活要安排得當,有緊有鬆,有節奏地進行。
毛澤東《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》;“你們的缺點主要是把弓弦拉得太緊了。拉得太緊,弓弦就會斷。古人說:‘文武之道,一張一弛。’現在‘弛’一下,同誌們會清醒起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