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仰屋著書
拚音 yǎng wū zhù shū
解釋 仰:臉向上;著:寫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
出處 《梁書·南平元襄王偉傳》:“下官曆觀世人,多有不好歡樂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書。千秋萬歲,誰傳此者。”
例子 無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指一心寫作
仰望屋頂凝神構思,專心著述。
南朝梁蕭恭字敬範。
南蘭陵(今江蘇武進西北)人。
天監中任湘州刺史,後以雍州蠻文道拘引魏寇,詔恭赴援,遂命為持節仁威將軍,寧蠻校尉、雍州刺史(州郡的最高長官)。
恭善解吏事,所在見稱。
有政績,百姓陳奏立碑頌德。
恭為人性尚侈華,模仿宮殿氣魄,廣營宅院。
喜好交結賓朋,常酣飲終日,言談不倦。
世祖蕭繹即位之前重視聲譽,刻苦著述,不曾隨便喝一杯酒。
一次蕭恭對人說:“我遍觀世人,許多人不追求歡樂,卻躺在床上凝視屋梁苦心著書,千秋萬載有誰傳揚這種事跡呢?勞神苦思卻不能成名,何如麵對著清風明月,登山遊水盡情地飲酒作樂呢?”此典後世既形容勤苦地著書;也用以表示著述的勤勞。
【出典】:《梁書》卷22《南平王偉傳附子王恭傳》349頁:“時世祖居藩,頗事聲譽,勤心著述,卮(zhī知,古代盛酒的器皿)酒未嚐妄進。恭每從容謂人曰:‘下官曆觀世人,多有不好歡樂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書,千秋萬歲,誰傳此者。勞神苦思,竟不成名,豈如臨清風,對朗(lǎng烺,明亮)月,登山泛(fàn販,漂浮)水,肆意酣歌也。”’
【例句】:元·馬端臨《文獻通考·序》:“後之君子,儻能芟(shān山,除去)削繁蕪,增廣闕略,矜其仰屋之勤,而俾免於覆車之禍,庶有誌於經邦稽古者或可考焉。” 清·龔自珍《漢朝儒生行》:“歸來仰屋百謂生,著書時時說鬼神。”
近義詞 仰屋之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