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佛頭著糞
拚音 fó tóu zhuó fèn
解釋 著:放置。原指佛性慈善,在他頭上放糞也不計較。後多比喻不好的東西放在好東西上麵,玷汙的好的東西。
出處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卷七:“崔相公入寺,見鳥雀於佛頭上放糞,乃問師曰:‘鳥雀還有佛性也無?’師曰:‘有。’崔曰:‘為什麽向佛頭上放糞?’師曰:‘是伊為什麽不向鷂子頭上放?’” 佛頭著糞的故事
例子 今人標點古書而古書亡,因為他們亂點一通,佛頭著糞:這是古書的水火兵蟲以外的三大厄。(魯迅《且介亭雜文·病後雜談之餘》)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褻瀆美好的事物
典故
宋道原編《景德傳燈錄》七“如會禪師”:“崔(群)相公入寺,見鳥雀於佛頭上放糞,乃向師曰:‘鳥雀還有佛性也無?’師曰:‘有’。崔雲:‘為什麽向佛頭上放糞?’師雲:‘是伊為什麽不向鷂子頭上放?’”
後以“佛頭著糞”用為褻瀆、玷汙之喻,比如誣蔑善良,或在佳文之上加一點糟粕。
元.劉塤《隱居通議》十八“序書”:“歐陽公(修)作《五代史》,或作序記其前。王荊公(安石)見之曰:‘佛頭上豈可著糞!’”意指序文的拙劣玷汙了《五代史》佳作。
反義詞 奉若神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