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孤兒寡婦
拚音 gū ér guǎ fù
解釋 死了父親的孩子,死了丈夫的婦女。泛指失去親人,無依無靠者。
出處 戰國·楚·宋玉《高唐賦》:“孤子寡婦,寒心酸鼻。”
例子 司馬仲達父子,欺他~,狐媚以取天下也。 《晉書•石勒載記》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指失去男主人無助的妻子兒女
典故
戰國楚.宋玉《高唐賦》:“孤子寡婦,寒心酸鼻。”死去父親的孩子與死了丈夫的婦女。
泛指沒有依靠,沒有人保護的人。
《後漢書.陳龜傳》:“或舉國掩戶,盡種灰滅,孤兒寡婦,號哭空城,野無青草,室如懸磬。”《晉書.石勒載記下》:“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,如日月皎然,終不能如曹孟德、司馬仲達父子,欺他孤兒寡婦,狐媚以取天下也。”《明史.鄒緝傳》:“孤兒寡婦哭泣叫號,倉皇暴露,莫知所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