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斫雕為樸
拚音 zhuó diāo wéi pǔ
解釋 指去掉雕飾,崇尚質樸。亦指斫理雕弊之俗,使返質樸。
出處 《史記·酷吏列傳》:“漢興,破觚而為圜,斫雕而為樸。”《後漢書·皇後傳序》:“及光武中興,斫雕為樸,六宮稱號,唯皇後及貴人。”
例子
斫雕為樸,亦尚故訓求是之文而已。
★章炳麟《文學說例》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《史記.酷吏列傳》:“漢興,破觚而為圜,斲(zhuó同斫)雕而為樸,綱漏於吞舟之魚,而吏治烝烝,不至於奸,黎民艾安。由是觀之,在彼不在此。”
漢興後,廢除秦朝的各種法律,約法三章。
又去掉外表的裝飾,恢複原來的麵貌。
“斫雕為樸”常用於形容不尚浮華,注重實際。
《梁書.武帝紀上》:“思所以仰述皇朝大帛之旨,俯厲微躬鹿裘之義,解而更張,斫雕為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