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八公草木
拚音 bā gōng cǎo mù
解釋 將八公山的草木視為敵人。形容心情極為緊張和恐懼。
出處 《晉書·苻堅載記下》:“(苻)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,見部陣齊整,將士精銳,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,顧謂融曰:‘此亦勁敵也,何謂少乎?’憮然有懼色。”
例子 這事讓我有~的餘悸。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指草木皆兵
故事 東晉時期,前秦國王苻堅企圖消滅東晉,東晉宰相謝安派謝石為征討大都督,分兵三路夾擊秦軍。苻堅登上壽陽城,看見晉君陣容整齊有些畏懼。晉軍用計圍攻苻堅的秦軍,秦軍大敗,在潰逃的過程中看到八公山上草木的陰影,都以為是追兵
典故
源見“草木皆兵”。
形容極度疑懼驚恐。
清 王頊齡《喜湖南諸路大捷和學士李容前輩韻》:“百粵風煙通馬援,八公草木走苻堅。”
近義詞 八公山上,草木皆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