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八百裏駮
拚音 bā bǎi lǐ bó
解釋 牛名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汰侈》:“ 王君夫 ( 愷 )有牛,名八百裏駮,常瑩其蹄角。 王武子 ( 濟 )語 君夫 :‘我射不如卿,今指賭卿牛,以千萬對之。’ 君夫 既恃手快,且謂駿物無有殺理,便相然可,令 武子 先射。 武
典故
代稱牛。
清趙翼《西岩洽具全用素食以夢樓持齋故也》詩: “八百裏駮一割嚐,豪氣翻借素風試。” ●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汰侈》: “王君夫有牛名八百裏駮,常瑩其蹄角。王武子語君夫: ‘我射不如卿,今指賭卿牛,以千萬對之。’ 君夫既特手快,且謂駿物無有殺理,便相然可,令武子先射。武子一起便破的,卻據胡床,叱左右: ‘速探牛心來! ’ ” 須臾,炙至,一臠便去。
” 八百裏駮: 行速極快的毛色駁雜之牛。
晉代王濟與王愷比賽射箭,並以王愷喜愛的八百裏駮為賭注。
結果王濟獲勝,便叫人取出牛心,烤熟後,隻嚐了一塊肉就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