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大處著眼,小處著手
拚音 dà chù zhuó yǎn xiǎo chù zhuó shǒu
解釋 從大的目標去觀察,從小的地方去動手。比喻既要從全局和長遠的觀點出發去考慮問題,也要在具體事情上一件件地做好。
出處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十五回:“隻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兒子,延了安家的宗祀,大處著眼,便不忍吹求到此。”
例子 移風易俗,是一個曆史時期的任務,必須~。 李欣《潛移默化》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於處事
典故
指既要從全局和長遠的觀點出發去考慮問題,也要在具體事情上一件一件地做好。
李欣《潛移默化》:“移風易俗,是一個曆史時期的任務,必須大處著眼,小處著手。”也單作【大處著眼】。
範文瀾《中國近代史》上冊附錄:“(曾國藩)認為這裏應該從大處著眼:‘……不宜忘其大者,而怨其小者。’”《劉胡蘭傳.留在困難的崗位上》:“一個年輕的新黨員,在緊要關頭能從大處著眼,不考慮個人得失,是不容易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