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得江山助
拚音 dé jiāng shān zhù
解釋 得到江河山川的幫助才能寫出好的詩文。比喻好的詩文是不能脫離現實的。
出處 《新唐書•張說傳》載:張善於寫文章,尤長於碑誌,既謫官嶽州,詩多淒婉,較前為進,人謂“得江山助”。
典故
江山:山水,自然風光。
得山水之助。
典出唐張說事跡,用以讚譽文人之才能或詞章。
張說(667-730年),字道濟,一字說之,河南洛陽(今河南洛陽)人。
武則天時,應賢良方正舉,授太子校書郎,遷左補闕。
睿宗時,曾任宰相,因太平公主專權,以其不依附於己,被罷政事。
玄宗繼位後,勸帝誅除太平公主及其黨羽。
事後,進位中書令,封燕國公。
他居相位時,奏罷邊兵20萬,改行募兵製,招募壯士戍邊,號“長征健兒”,行之已久的府兵製遂告結束。
張說文才富贍,朝廷的長篇大作多半出於其手。
玄宗崇尚經術,弘揚文學,設立集賢院,招納著名文人為學士,皆為張說所倡導。
其為文構思精壯,尤其長於撰寫碑誌,當時無人能及。
開元年間,因與姚崇不和,曾被貶嶽州。
他在當地所為詩文,愈益淒婉,人們說他是“得了江山之助”。
【出典】:《新唐書》卷125《張說傳》4410頁:“朝廷大述作多出其(張說)手,帝好文詞,有所為必使視草。……天子尊尚經術,開館置學士,修太宗之政,皆說倡之。為文屬思精壯,長於碑誌,世所不逮。既謫嶽州,而詩益淒婉,人謂得江山助雲。”
【例句】:明·湯顯祖《牡丹亭》第一“標目”(蝶戀花):“……玉茗前朝複暮,紅燭還人,俊得江山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