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合則留,不合則去
拚音 hé zé liú bù hé zé qù
解釋 指脾氣相投或意見一致,就在一起共事,反之則離開。
出處 宋·蘇軾《範增論》:“增年已七十,合則留,不合則去。不以此時明去就之分,而欲依項羽以成功名,陋也。”
例子 諍而不聽,~,此吾夫子所以……不脫冕而行也。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十七回
語法 作定語、分句;用於處事
典故
意見相合就留下,不合就離開。
語出宋.蘇軾《範增論》:“增年已七十,合則留,不合則去。”清.鄭燮《雍正十年杭州蹈光廠中寄舍弟墨》:“自我用人,從不書券,合則留,不合則去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三七回:“諍而不聽,合則留,不合則去,此吾夫子所以不脫冕而行也。”錢鍾書《圍城.九》:“合則留,不合則去。這是各人的自由,我不敢勉強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