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桂子飄香
拚音 guì zǐ piāo xiāng
解釋 指中秋前後桂花開放,散發馨香。
出處 唐·宋之問《靈隱寺》詩:“桂子月中落,天香雲外飄。”
例子 芙蓉泣露坡頭見,~月下聞。 宋·虞儔《有懷漢老弟》詩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指中秋前後桂花開放
典故
唐.宋之問《靈隱寺》詩:“桂子月中落,天香雲外飄。”
唐.孟啟《本事詩.征異》載:宋之問遊杭州靈隱寺,月夜吟詩,有“桂子月中落,天香雲外飄”之句。
又宋.陸遊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二載:“張子韶對策,有‘桂子飄香’之語。趙明誠妻李氏(李清照)嘲之曰:‘露花倒影柳三變(柳永),桂子飄香張九成(字子韶)’。”
傳說杭州靈隱寺可拾得月中飄落的桂子。
宋之問詩即用此意。
宋人張九成對策中,有“桂子飄香”的警句,甚著名。
此典原形容桂花散發的香氣,後常借喻仲秋時節。
宋.虞儔《有懷漢老弟詩》:“芙蓉泣露坡頭見,桂子飄香月下聞。”元.盧摯〔雙調.湘妃怨〕《西湖》:“染絳綃裁霜葉,釀清香飄桂子,是個百巧的西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