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過目不忘
拚音 guò mù bù wàng
解釋 看過就不忘記。形容記憶力非常強。
出處 《晉書·苻融載記》:“耳聞則育,過目不忘。”
例子 公過目不忘,真天下奇才也!(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六十回)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的記憶力好
典故
過目:從眼前經過,意謂看一遍。
看過一遍就不會忘記,形容記憶力很強。
荷融(?-383年),字博休,略陽臨渭(今甘肅天水市東)人,前秦王苻堅之弟,封陽平公。
公元383年,苻堅大舉攻晉,苻融統兵二十五萬為先鋒,攻陷壽陽(今安徽壽縣)。
淝水決戰時,馬倒被殺。
苻融少時,聰明穎悟,一次一個老婦人傍晚時遇強盜,過路人替老婦人抓住強盜,盜賊反咬一口。
老婦人因為天黑看不清楚,分辨不出,隻好找苻融決斷。
苻融對他們二人說:“你二人一塊走,先出鳳陽門者不是強盜。”等他們回來,苻融厲聲對後出門者說:“你是強盜,為何要誣謅好人。”苻融記憶力極強,聽一遍就能把所聽的東西背誦下來,看過一遍的東西,就永遠不會忘記。
漢魏時王粲博聞強記,所以人們都把苻融比作王粲。
【出典】:《晉書》卷114《苻融傳》2934頁:“融聰辯明慧,下筆成章,……耳聞則誦,過目不忘,時人擬之王粲。”
【例句】:《金史·昭聖皇後傳》:“性聰慧,凡字過目不忘。”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60回:“公過目不忘,真天下奇才也!”
近義詞 過目成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