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濟弱扶傾
拚音 jì ruò fú qīng
解釋 弱:弱小;傾:倒塌,比喻境遇困難。扶助弱小和處境困難的人。
出處 南朝梁·周興嗣《千字文》:“桓公匡合,濟弱扶傾。”元·王子一《誤入桃源》第四折:“你若肯扶傾濟弱,我可便回嗔作笑。”
例子 倘蒙仁慈隱惻,庶有濟弱扶傾,希垂顧答審詳,望感渠荷滴瀝。(清·平步青《霞外捃屑》卷五)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指救助弱小危難的人
典故
弱:弱小。
傾:倒塌,比喻境遇困難。
救濟、扶助弱小和遇到危難的人。
元.施惠《幽閨記.綠林寄跡》:“快備龍床,寡人要駕崩了,大家且來濟弱扶傾。”明.吾丘瑞《運甓記.諸賢渡江》:“徒有一腔忠義,恨無由濟弱扶傾。”孫中山《民族主義第六講》:“中國古時常講‘濟弱扶傾’,因為中國有了這個好政策,所以強了幾千年。”亦作“濟弱扶危”。
《隋唐演義》四回:“更喜新娶妻張氏,奩中頗有積蓄,得以散財結交,濟弱扶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