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偭規錯矩
拚音 miǎn guī cuò jǔ
解釋 偭:違背;規、矩:標準、法則和習慣。指違背改變正常的法則。
出處 戰國·楚·屈原《楚辭•離騷》:“固時俗之工巧兮,偭規矩而改錯。”
例子 西洋習俗如此,教士~,亦猶中國僧道之不能盡守戒律。 清·薛福成《分別教案治本治標之計疏》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指違背改變正常的法則
典故
《楚辭.離騷》:“固時俗之工巧兮,偭規矩而改錯。”王逸注:“偭,背也。圓曰規,方曰矩。改,更也。錯,置也。言今世之工,才知強巧,皆去規矩,更造方圓,必失堅固,敗材木也。”後因以“偭規錯矩”謂違背和改變正常的法則。
清 薛福成《分別教案治本治標之計疏》:“西洋習俗如此,教士偭規錯矩,亦猶中國僧道之不能盡守戒律。”
近義詞 偭規越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