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被發入山
拚音 pī fà rù shān
解釋 被:同“披”,散開。披散著頭發,隱居在山林。形容與世隔絕,不問世事。
出處 《三國誌•蜀誌·先主傳》裴鬆之注引《獻帝春秋》:“汝欲取蜀,吾當披發入山,不失信於天下也。”
例子 明·陳侚《餘庵雜錄》上卷:“若草廬則既為宋人,且試鄉校,為宋貢士矣,即不死,亦當~,而奈何其膺程钜夫之薦也。”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即“披( ㄆㄧ pī 披)發入山”,意為隱居。
《三國誌.蜀誌.劉備傳》裴鬆之注:孫權欲取蜀。
“遣周瑜率水軍住夏口,備不聽軍過,謂瑜曰:‘汝欲取蜀,吾當被發入山,不失信於天下也。
’。
近義詞 披發入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