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山公啟事
拚音 shān gōng qǐ shì
解釋 晉山濤為吏部尚書,凡選用人才,親作評論,然後公奏,時稱“山公啟事”。比喻公開選拔人才。
出處 《晉書•山濤傳》:“濤所奏甄拔人物,各為題目,時稱山公啟事。”
例子 人間隻有稽延祖,最望~來。 唐·李商隱《贈宇文中丞》
典故
唐.房玄齡等撰《晉書.山濤傳》(卷四三):“濤再居選職十有餘年。每一官缺,輒啟擬數人,詔旨有所向,然後顯奏,隨帝意所欲為先。故帝之所用,或非舉首。眾情不察,以濤輕重任意。或譖之於帝,故帝手詔戒濤曰:‘夫用人唯才,不遺疏遠卑賤,天下便化矣。’而濤行之自若。一年之後,眾情乃寢。濤所奏甄拔人物,各為題目。時稱‘山公啟事’。”
晉時山濤為吏部尚書,廉正無私,舉薦官缺都能合理,時稱“山公啟事”。
後因以用為選賢任能的典故。
唐.李商隱《題宇文中丞》詩:“最望山公啟事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