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十鼠爭穴
拚音 shí shǔ zhēng xué
解釋 穴:洞。十隻老鼠爭奪洞穴。比喻壞人聚在一起互相爭鬥。
出處 《梁書•元帝紀》:“侯景奔竄,十鼠爭穴,郭默清夷,晉熙附義。”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比喻眾多壞人互相爭鬥。
《梁書·元帝紀》: “侯景奔竄,十鼠爭穴,郭默清夷,晉熙附義。” ●《三國誌·魏誌·鮑勳傳》: “帝(曹丕)大怒曰: ‘勳(鮑勳)無活分,而汝等敢縱之! 收三官已下付刺奸,當令十鼠同穴。’ ” 三國魏黃初七年,鮑勳因為孫邕開脫過失而觸犯文帝曹丕。
丕大怒,說,鮑勳必死無疑,凡替他說情的,當視同一窠穴的老鼠。
近義詞 十鼠同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