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今是昨非
拚音 jīn shì zuó fēi
解釋 現在是對的,過去是錯的。指認識過去的錯誤。
出處 晉·陶潛《歸去來辭》:“實迷途其未遠,覺今是而昨非。”
例子 但我們究竟還有一點記憶,回想起來,怎樣的“今是昨非”嗬,怎樣的“口是心非”嗬,怎樣的“今日之我與昨日之我戰”嗬。(魯迅《導師》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、分句;形容人悔恨以前的錯誤
典故
《淮南子.原道》“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”。
晉.陶淵明《歸去來辭》:“悟已往之不諫,知來者之可追。實迷途其未遠,覺今是而昨非。”
“今是昨非”是陶潛從出仕到歸隱這一過程中產生的思想變化。
他認為做官是誤入迷途。
後用為追悔以往,肯定今日所行之語典。
金.元好問《和仁卿演太白詩意二首》之二:“四十九年堪一笑,昨非今是可憐生。”元.李伯瞻〔雙調.殿前歡〕《省悟》:“去來兮,黃花爛漫滿東籬,田閑成趣知閑貴。今是前非,失迷途尚可追。”魯迅《華蓋集.導師》:“但我們究竟還有一點記憶,回想起來,怎樣的‘今是昨非’嗬,怎樣的‘口是心非’嗬,怎樣的‘今日之我與昨日之我戰’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