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苦樂不均
拚音 kǔ lè bù jūn
解釋 均:平均。同樣的人享受的待遇卻不相同。形容待遇不相等。
出處 《魏書·太武五王列傳》:“苦樂不均,羊少狼多,複有蠶食,此之為弊久矣。”
例子 初年攤之一甲一裏,次年攤之二甲二裏,各年差徭多寡不等,即裏甲認派~。 《清史稿•食貨誌二》
語法 作謂語;形容待遇不相同
典故
主謂 有的痛苦艱難,有的歡樂安逸不均勻。
形容處在同一地位,而待遇或職務繁重不一樣。
《魏書·太五武王列傳》:“~,羊少糧多,複有蠶食,此之為弊久矣。”△貶義。
用於人事方麵。
→判若雲泥↔平均主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