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先憂事者後樂事,先樂事者後憂事
拚音 xiān yōu shì zhě hòu lè shì xiān lè shì zhě hòu yōu shì
解釋 先為事業而憂慮,後來就為事業的成功而安樂;事業未成先享樂,後來就會為事業而憂慮。
出處 漢·戴德《大戴禮記•曾子立事》:“先憂事者後樂事,先樂事者後憂事。”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、分句;用於勸誡人
典故
先為事業而憂慮的人,後來就能為事業的成功而安樂;事業未成而先享受其樂的人,事後往往會有憂慮。
漢.戴德《大戴禮記.曾子立事》:“先憂事者後樂事,先樂事者後憂事。昔者天子日旦思其四海之內,戰戰惟恐不能乂(yì)。”(乂:治理,安定。) 也作【先憂事者後樂,先傲(ào)事者後憂】。
(傲:傲,輕慢。)漢.劉向《說苑.談叢》:“先憂事者後樂,先傲事者後憂……恭敬遜讓,精廉無謗。”(精:精密。) 又簡作【先憂後喜】。
《元曲選.賈仲名〈蕭淑蘭)第二折》:“您穩放著個先憂後喜,我空懷著個有苦無甘。”
近義詞 先憂事者後樂,先傲事者後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