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綠衣使者
拚音 lǜ yī shǐ zhě
解釋 原指鸚鵡。近代稱郵遞員。
出處 五代·王仁裕《開元天寶遺事·鸚鵡告事》:“其時仆妾輩並無所覺,惟有鸚鵡一隻在堂前架上。……封鸚鵡為‘綠衣使者’。”
例子 明·程登吉《幼學瓊林》第四卷:“無腸公子,螃蟹之名;~,鸚鵡之號。”
語法 作賓語;指郵遞員
典故
五代王仁裕《開元天寶遺事》卷上《鸚鵡告事》:“長安城中有豪民楊崇義者,家富數世,服玩之屬,僭於王公。崇義妻劉氏有國色,與鄰舍兒李弇私通,情甚於夫,遂有意欲害崇義。忽一日醉歸,寢於室中。劉氏與李弇同謀害之,埋於枯井中。其時仆妾輩並無所覺、惟有鸚鵡一隻在堂前架上。……後來縣官等舟詣崇義家檢校。其架上鸚鵡忽然聲屈,曰:‘殺家主者,劉氏、李弇也。’……其劉氏、李弇依刑處死,封鸚鵡為‘綠衣使者’,付後官養喂、張說後為《綠衣使者傳》,好事者傳之。”
後常以“綠衣使者”為鸚鵡的代稱。
宋.蘇軾《鸚鵡賦》:“綠衣翠衿。”清.李暉吉、徐灒《龍文鞭影二集》下卷:“指盜鸜鵒(晉時一參軍畜養鸜鵒,主典人盜物,鸜鵒告之,參軍銜之未發。後又盜牛肉,鸜鵒複白,參軍曰:“盜肉應有驗。”鸜鵒曰:“以新荷葉裹著屏風後。”驗之果然,痛加之法。),證殺鸚鵡。
”
近義詞 青鳥使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