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相與有成
拚音 xiāng yǔ yǒu chéng
解釋 相互交往協助而有所成就。
出處 明·袁宏道《荊州修複北城碑記》:“公實心任事,念念皆經國長計,郡邑大政,無不畢舉。一時良二千石及丞以下,皆卓卓有民譽,故能相與有成。”
例子 賢弟素有壯誌,且自勇略勝人,今又幸得與南官人交契,同往投張公,自可~,實當竭力報國。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八十九回
典故
明·袁宏道《荊州修複北城碑記》:“公實心任事,念念皆經國長計,郡邑大政,無不畢舉。一時良二千石及丞以下,皆卓卓有民譽,故能相與有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