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眼觀六路,耳聽八方
拚音 yǎn guān liù lù ěr tīng bā fāng
解釋 六路:指上、下、四方;八方:指東、南、西、北、東南、西南、西北、東北。形容人機智靈活,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。
出處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43回:“我不是笨人,眼觀六路,耳聽八方,不如咱走吧。”
例子 要是沒有一種~,到處顯出精明強幹的能力,任憑有天大的本事。 老舍《趙子曰》
語法 作定語、分句;可分開使用
典故
表示消息靈通,熟悉四麵八方情況。
語本漢.陸賈《新語.道基》:“耳聽八極,目睹四方,忠進讒退,直立邪亡。”後多引作〔眼觀六路,耳聽八方〕。
《鏡花緣》一六回:“眼生手上,取其四路八方都可察看,易於防範,就如‘眼觀六路,耳聽八方’,無非小心謹慎之意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六回:“強盜的本領,講得是眼觀六路,耳聽八方。”老舍《趙子曰》第四:“生在這個新社會裏,要是沒有一種眼觀六路,耳聽八方,到處顯出精明強幹的能力,任憑你有天好的本事,滿肚子的學問,至好落個‘老好’,或毫不客氣叫你‘傻蛋’。”
近義詞 眼觀四處,耳聽八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