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移轅之賞
拚音 yí yuán zhī shǎng
解釋 指 戰國 吳起 履行自己移轅受賞的諾言,樹立威信的故事。 北齊 劉晝 《新論·履新》:“ 吳起 不虧移轅之賞。” 袁孝政 注:“ 起 欲伐 秦 ,恐士卒不信,乃埋車轅於市東門,書曰:‘有能移著西門者,給田百畝,黃金百斤。’三日無敢移。更
典故
偏正 指戰國吳起履行自己移轅受賞的諾言,樹立威信的故事。
北齊·劉晝《新論·履新》:“吳起不虧~。”袁孝政注:“起欲伐秦,恐士卒不信,乃埋車轅於市東門,書曰:‘有能移著西門者,給田百畝,黃金百斤。’三日無敢移。更書曰:‘能移者給田五百畝,黃金五百斤。’時一人來移,即賜之田五百畝,金五百斤。於是士卒勇於攻戰,伐秦遂克。”△褒義。
用以描寫重諾言、明號令的將領。
→賞功罰罪 賞勞罰罪 賞善罰惡 賞善罰否 賞賢罰暴 賞信罰必 賞信罰明 ↔賞罰不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