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攀轅臥轍
拚音 pān yuán wò zhé
解釋 拉住車轅,躺在車道上,不讓車走。舊時用作挽留好官的諛詞。
出處 南朝梁·沈約《齊故安陸昭王碑》:“攀車臥轍之戀,爭塗不忘。”
例子 侯霸字君房,臨淮太守,被征,百姓攀轅臥轍不許去。(唐·白居易《白氏六帖》卷二十一)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指好官離任
典故
《後漢書.侯霸傳》載:東漢 侯霸為淮平大尹,有能名。
後來調職被征召入京,“百姓老弱相攜號哭,遮使者車,或當道而臥”,皆曰:“願乞侯君複留期年。”又《白孔六帖》卷七七:“侯霸字君房,臨淮太守,被征,百姓攀轅臥轍不許去。”後以“攀轅臥轍”為挽留或眷戀良吏的典故。
宋 趙彥端《念奴嬌.建安餞交代沈公雅》詞:“結彩成門,攀轅臥轍,何計留連得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