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窒隙蹈瑕
拚音 zhì xì dǎo xiá
解釋 窒:阻塞不通;隙:縫;蹈:踩;瑕:汙點。堵塞縫隙,踩住短處。比喻抓住別人缺點趁機謀利。
出處 漢·揚雄《解嘲》:“是以士頗得信其舌而奮其筆,窒隙蹈瑕而無所詘也。”
例子 矯情役智,揚逸名利之間;~,幹沒翹之地。(唐·王勃《平台秘略論十首·褒客七》)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處事
典故
窒:塞。
蹈:踩。
瑕:瑕疵。
塞入縫隙,踩住缺處。
比喻利用對方的弱點或乘著對方的間隙進行活動。
《文選.揚雄〈解嘲〉》:“是以士頗得信其舌而奮其筆,窒隙蹈瑕而無所詘(qū)也。”(信:伸。詘:屈,阻撓。)李善注:“李奇曰:君臣上下有瑕隙乖離之漸,則可抵而取之。”唐.王勃《平台秘略論十首.褒客七》:“矯情役智,揚逸名利之間;窒隙蹈瑕,幹沒英翹之地。”(幹沒:指僥幸。)清.過珙《古文評注.卷五.揚雄〈解嘲〉評注》:“乘人有瑕隙而己隨進其說,如範雎、蔡澤等乘間投說也。”也作 ① 【投隙抵巇(xī)】。
(巇:縫隙。)宋.李光《與張德遠書》:“懷不能已,時時妄言。投隙抵巇者,因肆無根,雖一時宴譚嬉笑之語,無不聞者。自度禍至無日矣。”(無根:無中生有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