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
拚音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 zhēn nǚ bù gēng èr fū
解釋 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
出處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•田單列傳》:“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。齊王不聽吾諫,故退而耕子野。”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更( ㄍㄥ gēng ):改變。
臣子效忠一個君主,婦女不嫁兩個丈夫。
這是封建社會宣揚的所謂忠貞之節。
語出《史記.田單列傳》:“王蠋曰:‘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。’”《晉書.烈女傳.段豐妻慕容氏》:“慕容氏謂侍婢曰:‘我聞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。段氏既遭無辜,己不能同死,豈複有心於重行哉?’”
近義詞 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