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自出胸臆
拚音 zì chū xiōng yì
解釋 臆:胸。出自自己心意。指與眾不同的個人見解、旨趣
出處 清·汪琬《吳道賢詩小序》:“郭恕先、米元章之流,往往於繩墨之外,自出胸臆。”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臆:胸。
出自自己心意。
指與眾不同的個人見解、旨趣。
清.汪琬《吳道賢詩小序》:“郭恕先、米元章之流,往往於繩墨之外,自出胸臆。”《清朝野史大觀.卷三.曾靜呂留良文字之獄》:“呂留良則自出胸臆,造作妖妄。”也作 ① 【出自胸懷】。
《舊唐書.禮儀誌二》:“苟立同異,競為巧說,並出自胸懷,曾無師祖。”
近義詞 自出新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