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臨池學書
拚音 lín chí xué shū
解釋 臨:靠近,挨著。指刻苦練習書法。
出處 《晉書·衛恒傳》:“弘農張伯英者,因而轉精甚巧。凡家之衣帛,必書而後練之。臨池學書,池水盡墨。下筆必為楷則,號蔥蔥不暇草書。”
例子 少不肯~,字醜拙,試有司輒不利。 明·張岱《家傳》
語法 作謂語;指刻苦學習書法
典故
《晉書.衛瓘傳》附衛恒“四體書勢”:“漢興而有草書……弘農張伯英者因而轉精甚巧。凡家之衣帛,必書而後練之。臨池學書,池水盡黑。”
漢張芝臨池練書法,時日既久,洗筆把一池水都染黑了,可見功力之深。
後因稱學習書法為“臨池。”
宋.蘇軾《石蒼舒醉墨堂》詩:“不須臨池更苦學,完取素絹充衾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