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流離瑣尾
拚音 liú lí suǒ wěi
解釋 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。
出處 《詩·邶風·旌丘》:“瑣兮尾兮,流離之子”。
例子 哀我父老,嗟我子弟,奔走呼號,~,泣血椎心,無以自贖。 蔡東藩、許厪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十二九回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
典故
《詩.邶風.旌丘》:“瑣兮尾兮,流離之子。”毛傳:“瑣尾,少好之貌;流離,鳥也。少好長醜。時而愉樂,終以微弱。”後以“流離瑣尾”稱處境由順利變為困難。
明 張煌言《答閩南縉紳公書》:“然我輩所為何事,而致親藩流離瑣尾,饑餓於我土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