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門當戶對
拚音 mén dāng hù duì
解釋 舊時指男女雙方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情況相當,結親很適合。
出處 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一折:“雖然不是門當戶對,也強如陷於賊中。”
例子 我想他兩家也就算門當戶對了,一說去,自然成的;誰知他這會子來了,說不中用。(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七十二回)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於選擇配偶上
典故
指結親的男女兩家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相當。
《敦煌變文集.不知名變文》:“彼此赤身相奉侍,門當戶對恰相當,白日起□無飯吃,夜頭擬臥沒氈眠。”元.王實甫《西廂記》二本一折:“雖然不是門當戶對,也強如陷於賊中。”茅盾《手的故事》:“你們想,要真是張六房的嫡脈,哪裏會討媳婦不看個門當戶對的?”泛指相當。
宋.張端義《貴耳集》卷中:“這般梵刹,顧非些少叢林;個樣村僧,豈是尋常種草?要得門當戶對,還他景勝人奇。”亦作“當門對戶”。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六:“金家兒子雖然聰明俊秀,卻是家道貧窮,豈是我家當門對戶!”亦作“戶對門當”。
明.柯丹丘《荊釵記.執柯》:“他八兩,你半斤,彼此為官居上品,論閥閱戶對門當,真個好段姻緣。”
近義詞 望衡對宇
反義詞 井淺河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