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明修棧道,暗渡陳倉
拚音 míng xiū zhàn dào àn dù chén cāng
解釋 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,實際上卻另有打算。
出處 元·無名氏《暗度陳倉》第二折:“著樊噲明修棧道,俺可暗度陳倉古道。這楚兵不知是智,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。俺往陳倉古道抄截,殺他個措手不及也。” 明修棧道,暗渡陳倉的故事
例子 孤家用韓信之計,明修棧道,明修棧道,暗渡陳倉,攻定三秦,動取五國。(元·無名氏《氣英布》第一折)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、分句;用於戰爭、商業等方麵
典故
《古今雜劇.韓元帥暗渡陳倉》二:“著樊噲明修棧道,俺可暗渡陳倉古道。這楚兵不知是智,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。俺往陳倉古道抄截,殺他個措手不及也。”
據《史記.高祖本紀》載: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,從關中往漢中去時,從張良計,沿途燒毀棧道,以示無意東歸,麻痹項羽。
後來劉邦又表麵修棧道,卻暗地裏繞陳倉打回關中。
後因以“明修棧道,暗渡陳倉”比喻以明顯的行動迷惑、麻痹對方,暗中采用另一種行動的策略。
清.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九回:“自己不好開口,卻明修棧道,暗渡陳倉,先說定了我的事。”